[1] |
付娟, 赵勇, 邹家生, 贾占君, 贺宇翔.
铝合金非熔化极直流正接氦弧焊氧化膜撕裂机理
. 焊接学报,
2021, 42(12): 87-90.
doi: 10.12073/j.hjxb.20201120001
|
[2] |
张勤练, 李钊, 杨春利, 范成磊.
铝合金TIG电弧横焊接头缺陷及控制
. 焊接学报,
2017, 38(2): 28-32.
|
[3] |
陈辉, 薛家祥, 恒功淳, 王磊磊.
脉冲MIG焊积分参数在线自适应控制算法
. 焊接学报,
2016, 37(3): 97-100.
|
[4] |
路浩.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温度场及接头组织特征
. 焊接学报,
2015, 36(6): 69-72.
|
[5] |
黄勇, 李涛, 王艳磊.
铝合金气体输送活性钨极氩弧焊方法
. 焊接学报,
2014, 35(1): 101-104.
|
[6] |
王乐笑, 从保强, 齐铂金, 李伟, 杨明轩, 杨舟, 李玉龙.
超高频脉冲方波电流对5A06铝合金HPVP-GTAW焊缝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3, (3): 61-64.
|
[7] |
肖晓明, 彭云, 张建勋, 裴怡, 田志凌.
拘束控制铝合金焊接面外变形行为分析
. 焊接学报,
2011, (5): 33-36.
|
[8] |
张新戈, 雷正龙, 郭新建, 陈彦宾.
铝合金电流强化激光焊接焊缝组织及性能
. 焊接学报,
2011, (8): 17-20.
|
[9] |
庞清乐.
数字脉冲MIG弧焊电源的设计
. 焊接学报,
2010, (8): 53-56.
|
[10] |
从保强, 齐铂金, 周兴国, 罗军.
复合脉冲方波电流频率对5A06铝合金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0, (1): 89-92.
|
[11] |
赵丽敏, 刘黎明, 徐荣正, 张兆栋.
镁合金与铝合金的夹层扩散焊连接
. 焊接学报,
2007, (10): 9-12.
|
[12] |
苗玉刚, 陈彦宾, 李俐群, 吴林.
铝合金激光立焊特性分析
. 焊接学报,
2007, (10): 57-60.
|
[13] |
樊丁, 李建军, 石玗, 高源.
九点控制器对铝合金MIG焊熔宽控制的仿真
. 焊接学报,
2007, (5): 1-4.
|
[14] |
石玗, 樊丁, 李建军, 陈剑虹.
视觉传感铝合金脉冲MIG焊熔宽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7, (2): 9-12.
|
[15] |
杨文杰, 廖平.
基于DSP控制的PMIG焊接设备
. 焊接学报,
2007, (7): 77-80.
|
[16] |
陈焕明, 曾敏, 曹彪.
高速CO2焊电流波形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7, (1): 41-45.
|
[17] |
廖平, 黄鹏飞, 卢振洋, 殷树言, 蒋观军.
变极性脉冲MIG焊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6, (3): 53-56.
|
[18] |
廖平, 黄鹏飞, 卢振洋, 殷树言, 白立来.
铝合金VP PMIG焊电弧过零稳定性
. 焊接学报,
2006, (11): 13-16.
|
[19] |
吴焱明, 村川英一.
通过监测电极位移的模糊控制铝合金点焊
. 焊接学报,
2004, (6): 111-114.
|
[20] |
包晔峰.
铝合金脉冲MIG焊机研制
. 焊接学报,
2000, (1): 9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