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大伟, 王元勋, 梁东杰, YuriyBezgans.
基于功率信号动态特征的钛合金电阻点焊熔核直径预测
. 焊接学报,
2022, 43(1): 55-59.
doi: 10.12073/j.hjxb.20210828001
|
[2] |
陈树君, 邬娜, 肖珺, 卢振洋.
压电致动器辅助电阻点焊工艺实现及飞溅控制
. 焊接学报,
2020, 41(9): 1-7.
doi: 10.12073/j.hjxb.20200122002
|
[3] |
罗怡, 朱洋, 万瑞, 谢小健.
基于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检测的镀锌钢板电阻点焊飞溅主控因素分析
. 焊接学报,
2016, 37(1): 85-89.
|
[4] |
何亚宁.
峰值电流模式PSFB-ZVS PWM逆变弧焊电源的完整小信号模型及控制环路设计
. 焊接学报,
2016, 37(1): 81-84.
|
[5] |
吴开源, 程佳, 黄玺.
基于DSP的并联式大功率脉冲MIG焊逆变电源系统
. 焊接学报,
2015, 36(10): 1-4.
|
[6] |
罗怡, 朱成华, 李京龙.
电阻点焊熔核形核信息的声发射信号表征
. 焊接学报,
2013, (7): 77-80.
|
[7] |
徐国成, 赵熹华, 张小奇, 文静.
弹簧钢电阻点焊接头随机回火热处理过程
. 焊接学报,
2010, (2): 95-98.
|
[8] |
张勇, 马铁军, 贾静波, 杨思乾, 谢红霞.
点焊焊接电流波形及其FFT幅频图的液晶显示
. 焊接学报,
2010, (1): 97-100,104.
|
[9] |
袁清珂, 石亚平, 张明天, 冯桑.
基于变论域电阻点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 焊接学报,
2010, (1): 25-28,32.
|
[10] |
朱志明, 周雪珍, 符策健, 纪圣儒.
脉冲变极性弧焊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7, (7): 5-8,12.
|
[11] |
廖平, 黄鹏飞, 卢振洋, 殷树言, 蒋观军.
变极性脉冲MIG焊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6, (3): 53-56.
|
[12] |
曹彪, 叶玮渊, 黄增好, 曾敏.
继电器引线的逆变电阻点焊质量智能监测
. 焊接学报,
2006, (9): 47-50,54.
|
[13] |
方臣富, 殷树言, 侯润石, 于明, 王进成.
逆变弧焊电源峰值电流模式双闭环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5, (10): 14-18.
|
[14] |
张鹏贤, 张宏杰, 马跃洲, 陈剑虹.
基于信号特征提取的电阻点焊质量在线评判
. 焊接学报,
2005, (9): 52-57.
|
[15] |
方臣富, 殷树言, 侯润石, 温永平, 于明, 李俊.
辅助变压器式FB-ZVZCS-PWM逆变弧焊电源
. 焊接学报,
2005, (9): 9-12.
|
[16] |
张光先, 邹增大, 尹海, 李思海.
软开关逆变式弧焊电源的设计
. 焊接学报,
2002, (1): 14-18.
|
[17] |
杜贤昌, 衣文索.
微机控制晶闸管逆变螺柱焊接电源
. 焊接学报,
2000, (4): 29-32.
|
[18] |
王清, 张相军, 吴林, 林尚扬.
全桥逆变电阻焊电源零电压的开通条件
. 焊接学报,
2000, (3): 20-23.
|
[19] |
曹彪, 伍月华, 徐辅萍.
逆变式电阻点焊机8098单片机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1997, (2): 38-41.
|
[20] |
朱正行, 倪纯珍, 罗伟.
微机控制大容量晶体管逆变式电阻焊电源
. 焊接学报,
1991, (3): 168-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