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鲍亮亮, 潘春宇, 刘福建, 张新明, 韩涛.
低合金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热模拟热影响区组织与冲击韧性
. 焊接学报,
2022, 43(5): 90-97.
doi: 10.12073/j.hjxb.20210817001
|
[2] |
唐文珅, 杨新岐, 李胜利, 李会军.
铁素体不锈钢搅拌摩擦焊工艺及缺陷形成机理
. 焊接学报,
2019, 40(6): 87-93,111.
doi: 10.12073/j.hjxb.2019400160
|
[3] |
沈毓, 万响亮, 刘昱, 李光强, 吴开明.
Zr对高强度钢热影响区第二相粒子及韧性影响
. 焊接学报,
2019, 40(8): 55-62.
doi: 10.12073/j.hjxb.2019400209
|
[4] |
张雅芝1,张国栋2,杨辉2,王麒瑜2.
采用镍基和奥氏体焊材焊接Cr13钢焊接接头性能
. 焊接学报,
2018, 39(8): 102-107.
doi: 10.12073/j.hjxb.2018390210
|
[5] |
侯春锋, 石凯, 李霄, 梁维.
热输入对QT900对接焊CGHAZ韧性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7, 38(5): 120-124.
doi: 10.12073/j.hjxb.20170527
|
[6] |
胡美娟, 王鹏, 韩新利, 吉玲康.
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12, (9): 93-96.
|
[7] |
郑淮北, 叶晓宁, 张雪峰, 江来珠, 刘振宇, 王国栋.
12%Cr铁素体不锈钢粗晶区组织转变和晶粒长大及析出相分析
. 焊接学报,
2011, (6): 37-40.
|
[8] |
柴锋, 苏航, 杨才福, 罗小兵.
大热输入焊接DH36钢焊接粗晶区组织与性能分析
. 焊接学报,
2010, (12): 25-28.
|
[9] |
张英乔, 张汉谦, 刘伟明.
M-A组元对石油储罐用钢粗晶热影响区韧性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09, (1): 109-112.
|
[10] |
王旭友, 雷振, 毛辉, 杜兵, 齐秀滨.
铁素体不锈钢激光-MAG复合热源焊缝成形及接头冲击韧性分析
. 焊接学报,
2009, (12): 21-25.
|
[11] |
杨银辉, 杨才福, 苏航, 张永权, 柴锋, 代建清.
440MPa级含铌船体钢焊接粗晶区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08, (8): 80-84.
|
[12] |
李为卫, 刘亚旭, 高惠临, 赵新伟, 冯耀荣, 吉玲康.
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分析
. 焊接学报,
2006, (2): 43-46.
|
[13] |
柴锋, 杨才福, 张永权, 苏航, 徐洲.
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组织与韧性分析
. 焊接学报,
2006, (6): 56-60.
|
[14] |
徐学利, 辛希贤, 石凯, 周勇.
焊接热循环对X80管线钢粗晶区韧性和组织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05, (8): 69-72.
|
[15] |
陈茂爱, 武传松, 王建国, 唐逸民, 楼松年.
含Ti微合金钢中的第二相粒子对焊接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及韧性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02, (3): 37-40.
|
[16] |
张显辉, 焦伟, 谭长瑛.
20MnNiMo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及其氢致裂纹特征
. 焊接学报,
2000, (1): 9-12.
|
[17] |
许鸿吉, 张文忠, 王积昌, 张文钺.
高锰钢与钢轨钢二次闪光对焊接头的组织和冲击韧性
. 焊接学报,
1999, (1): 50-56.
|
[18] |
印有胜.
关于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晶间腐蚀的若干问题
. 焊接学报,
1996, (1): 39-48.
|
[19] |
杨永兴, 何怀兴.
角拘束对提高15MnMoVNREs钢焊接近缝区韧性的有利作用
. 焊接学报,
1990, (1): 36-42.
|
[20] |
熊家林, 兰强, 汪爱群.
热应变对WT-62CF钢焊接粗晶区常温断裂韧性的影响
. 焊接学报,
1989, (1): 5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