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东青, 熊涵英, 黄勇, 彭勇, 王克鸿.
高氮奥氏体焊丝焊接超高强钢接头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20, 41(12): 44-48.
doi: 10.12073/j.hjxb.20200830001
|
[2] |
高艳, 崔丽, 常耀卿, 顾长石, 贺定勇.
船用耐蚀钢DH36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19, 40(9): 1-7.
doi: 10.12073/j.hjxb.20180320001
|
[3] |
高艳, 崔丽, 常耀卿, 顾长石, 贺定勇.
船用耐蚀钢DH36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19, 40(5): 60-66.
doi: 10.12073/j.hjxb.2019400128
|
[4] |
肖晓明, 彭云, 马成勇, 田志凌.
热输入对3Cr耐候钢MAG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7, 38(6): 41-46.
|
[5] |
荆皓, 王克鸿, 强伟, 孔见.
氮含量对高氮钢PMIG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7, 38(4): 95-98.
doi: 10.12073/j.hjxb.20170422
|
[6] |
秦华, 刘政军, 苏允海, 林金梁.
热输入对BWELDY960Q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5, 36(6): 103-106.
|
[7] |
齐彦昌, 张晓牧, 彭云, 田志凌.
时效温度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2, (10): 105-108.
|
[8] |
张松, 王明生, 张开祥, 张春华, 颜永根.
SCH13钢表面激光熔覆CoNiCrAlY合金
. 焊接学报,
2010, (5): 49-52.
|
[9] |
齐彦昌, 彭云, 魏金山, 田志凌.
碳对C-1.5Mn-2.5Ni-0.5Cr-0.5Mo高强钢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0, (11): 41-44.
|
[10] |
张骁勇, 高惠临, 庄传晶, 吉玲康.
焊接热输入对X100管线钢粗晶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0, (3): 29-32.
|
[11] |
徐国成, 赵熹华, 张小奇, 文静.
弹簧钢电阻点焊接头随机回火热处理过程
. 焊接学报,
2010, (2): 95-98.
|
[12] |
王文权, 马凯, 孙大千, 姜春云.
Nd:YAG激光焊接800 MPa TRIP钢的接头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10, (6): 29-32.
|
[13] |
王文权, 马凯, 孙大千, 姜春云.
CO2激光焊接600MPa DP钢接头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10, (9): 25-28.
|
[14] |
赵琳, 田志凌, 彭云, 赵晓兵, 齐彦昌.
1Cr22Mn16N高氮钢激光焊接II.焊缝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07, (9): 80-82,86.
|
[15] |
赵琳, 田志凌, 彭云, 许良红, 李冉.
1Cr22Mn16N高氮钢的激光焊接Ⅲ.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07, (12): 26-30.
|
[16] |
胡军志, 马世宁, 陈学荣, 罗林.
一种新型Cu基自蔓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
. 焊接学报,
2006, (10): 94-96.
|
[17] |
金国, 徐滨士, 王海斗, 李庆芬, 魏世丞.
不同喷涂方法制备马氏体不锈钢涂层组织性能对比
. 焊接学报,
2006, (8): 39-42.
|
[18] |
赵琳, 张旭东, 陈武柱, 彭云, 田志凌.
RPC钢激光焊接CGHAZ的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05, (6): 5-8,12.
|
[19] |
张莉, 张玉凤, 霍立兴, 陈芙蓉.
30CrMnSiNi2A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
. 焊接学报,
2002, (1): 73-75,84.
|
[20] |
赵熹华, 徐国成, 宣兆志, 于海涛.
弹簧钢电阻点焊
. 焊接学报,
1996, (2): 128-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