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立祥, 李小平, 刘骁, 王斌, 王壮壮.
7075铝合金TIG焊焊缝的组织和性能与耐腐蚀性
. 焊接学报,
2022, 43(5): 104-112.
doi: 10.12073/j.hjxb.20210811001
|
[2] |
罗梦, 雷玉成, 陈钢, 肖龙仁.
相对流速对316L钢焊缝在液态铅铋合金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9, 40(3): 65-70.
doi: 10.12073/j.hjxb.2019400073
|
[3] |
雷玉成, 陈钢, 朱强, 鞠娜.
CLAM钢焊缝在550 °C流动的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
. 焊接学报,
2019, 40(4): 1-7.
doi: 10.12073/j.hjxb.2019400091
|
[4] |
杨景卫1,曹彪2,柳健2,卢清华1.
压力对纯铜超声焊接界面行为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8, 39(2): -.
doi: 10.12073/j.hjxb.2018390040
|
[5] |
韩永全, 洪海涛, 石增杰, 姚青虎.
铝合金LB-VPPA复合热源焊焊缝成形机理
. 焊接学报,
2016, 37(12): 5-8.
|
[6] |
朱艳, 王永东, 赵霞.
石墨与铜真空钎焊接头的组织与强度
. 焊接学报,
2011, (6): 81-84.
|
[7] |
张平, 李奇, 赵军军.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第二相分析及微区电位测试
. 焊接学报,
2011, (8): 42-44.
|
[8] |
赵亚东, 王志刚, 沈长斌, 葛继平, 黄振晖.
508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与MIG焊缝腐蚀性能对比
. 焊接学报,
2011, (9): 77-80.
|
[9] |
俞家欢, 戴利, 李洪双, 刘琼阳.
焊缝与螺栓混合连接梁柱钢节点的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 焊接学报,
2010, (10): 22-26.
|
[10] |
范希营, 郭永环.
氧化铈对低合金钢焊条焊缝硫磷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0, (12): 70-72.
|
[11] |
从保强, 齐铂金, 周兴国, 罗军.
复合脉冲方波电流频率对5A06铝合金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10, (1): 89-92.
|
[12] |
谢凤春, 何鹏, 冯吉才.
钛基非晶态钎料钎焊高强石墨与铜的界面特征
. 焊接学报,
2008, (3): 73-76.
|
[13] |
赵亚东, 沈长斌, 刘书华, 葛继平, 黄振晖.
608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焊接学报,
2008, (10): 105-107.
|
[14] |
吕世雄, 杨士勤, 王海涛, 薛承博.
堆焊铜合金/35CrMnSiA接头的界面结构特征
. 焊接学报,
2007, (2): 63-66.
|
[15] |
杨军, 吴鲁海, 茅及放.
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熔敷金属强韧化机理
. 焊接学报,
2006, (3): 86-90.
|
[16] |
傅志红, 贺地求, 周鹏展, 胡爱武.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组织分析
. 焊接学报,
2006, (5): 65-68.
|
[17] |
黄永攀, 李道火.
激光焊接条件下20%SiCw/6061铝基复合材料焊缝特性分析
. 焊接学报,
2005, (1): 58-60.
|
[18] |
刚铁, 徐艳, 迟大钊, 吕品.
铝合金焊缝超声TOFD检测的信号特征
. 焊接学报,
2005, (8): 1-4.
|
[19] |
刘秀忠, 杜红燕, 刘丽.
新型模具ZA合金TIG焊缝显微组织及相结构分析
. 焊接学报,
2002, (2): 59-62.
|
[20] |
阎澄, 陈剑虹, 罗永春.
低合金高强钢多层焊缝薄弱环节的组织及韧性
. 焊接学报,
1992, (1): 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