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芦凤桂, 邓德安, 王亚琦, 邵晨东.
数值模拟技术在激光焊接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 焊接学报,
2022, 43(8): 87-94.
doi: 10.12073/j.hjxb.20220430001
|
[2] |
洪宇翔, 杨明轩, 都东, 常保华, 肖宏.
铝合金爬坡TIG焊熔池失稳状态的视觉检测
. 焊接学报,
2021, 42(10): 8-13.
doi: 10.12073/j.hjxb.20201208001
|
[3] |
张天一, 朱志明, 朱传辉.
基于视觉与重力融合传感的焊枪位姿反馈控制
. 焊接学报,
2021, 42(11): 1-7.
doi: 10.12073/j.hjxb.20210604001
|
[4] |
余卓骅, 胡艳梅, 何银水.
薄板机器人自动焊接焊枪三维偏差的有效提取
. 焊接学报,
2019, 40(11): 49-53.
doi: 10.12073/j.hjxb.2019400287
|
[5] |
金泽石1,张承浩1,李海超1,王子阳2.
全自动管板焊接视觉传感图像处理
. 焊接学报,
2017, 38(10): 117-120.
doi: 10.12073/j.hjxb.20151210005
|
[6] |
雷正龙, 吕涛, 陈彦宾, 陈宏.
基于扫描激光视觉传感的焊缝图像特征信息识别
. 焊接学报,
2013, (5): 54-58.
|
[7] |
邓勇军, 陈华斌, 林涛, 陈善本.
基于OpenCV的移动焊接机器人视觉系统自主标定方法
. 焊接学报,
2012, (7): 45-48.
|
[8] |
沈莹吉, 王克鸿, 潘明财, 陈菲.
基于视觉的焊接缺陷熔池图像特征探讨
. 焊接学报,
2012, (1): 105-108.
|
[9] |
张秉刚, 石铭霄, 陈国庆, 冯吉才.
基于视觉传感的电子束深熔焊焊缝表面成形的预测
. 焊接学报,
2011, (12): 1-4,36.
|
[10] |
吴家勇, 王平江, 陈吉红, 陈芝义.
激光焊接对接接头间隙宽度视觉测量系统
. 焊接学报,
2009, (8): 105-108.
|
[11] |
肖心远, 石永华, 王国荣, 李鹤喜.
基于视觉传感的机器人水下焊缝跟踪
. 焊接学报,
2009, (1): 33-36.
|
[12] |
张广军, 冷孝宇, 吴林.
弧焊机器人结构光视觉传感焊缝跟踪
. 焊接学报,
2008, (9): 8-10.
|
[13] |
都东, 王胜华, 王力, 邹怡蓉.
基于对象特征分析的焊缝识别视觉传感技术
. 焊接学报,
2008, (10): 108-112.
|
[14] |
石玗, 樊丁, 李建军, 陈剑虹.
视觉传感铝合金脉冲MIG焊熔宽控制系统
. 焊接学报,
2007, (2): 9-12.
|
[15] |
张永强, 陈武柱, 张旭东, 单际国.
基于同轴视觉的激光切割质量自寻优控制
. 焊接学报,
2007, (4): 58-60.
|
[16] |
王克鸿, 游秋榕, 沈莹吉.
基于视觉的MAG焊气孔缺陷图像特征初步探讨
. 焊接学报,
2006, (12): 13-16.
|
[17] |
石玗, 樊丁, 黄岸, 陈剑虹.
铝合金脉冲MIG焊参数对熔池视觉传感效果的影响
. 焊接学报,
2006, (9): 35-38.
|
[18] |
王克鸿, 朱平, 张德库, 朱武营, 顾民乐.
镀铬层表面等离子束流加热区视觉信息检测试验
. 焊接学报,
2005, (10): 19-22.
|
[19] |
陈善本, 林涛, 陈文杰, 邱涛.
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的概念与技术
. 焊接学报,
2004, (6): 124-128.
|
[20] |
陈善本, 曹建明, 徐晨明, 吴林.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池的视觉传感与实时控制
. 焊接学报,
2002, (4): 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