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用轻质陶瓷涂层的制备

张艳良, 郭面焕, 刘爱国, 赵敏海

张艳良, 郭面焕, 刘爱国, 赵敏海.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用轻质陶瓷涂层的制备[J]. 焊接学报, 2005, (3): 5-8.
引用本文: 张艳良, 郭面焕, 刘爱国, 赵敏海.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用轻质陶瓷涂层的制备[J]. 焊接学报, 2005, (3): 5-8.
ZHANG Yan-liang, GUO Mian-Huan, LIU Ai-guo, ZHAO Min-hai. Depositing light ceramic coating on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substrat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2005, (3): 5-8.
Citation: ZHANG Yan-liang, GUO Mian-Huan, LIU Ai-guo, ZHAO Min-hai. Depositing light ceramic coating on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substrat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2005, (3): 5-8.

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用轻质陶瓷涂层的制备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331080)

Depositing light ceramic coating on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substrate

  • 摘要: 研究了采用Ni-3%Al粉末和纯铝、纯锌作为打底材料在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PMC)基体上制备Al2O3轻质陶瓷防护涂层的可行性,测试了涂层的剪切结合强度和耐热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Ni-3%Al粉末会对PMC基体造成破坏,不适合于作为PMC基体上的打底材料。电弧喷铝也会对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结合强度和耐热循环性能较低。采用低电压、小电流电弧喷锌,可以获得和基体结合良好打底涂层,涂层剪切结合强度达10.45MPa。在其上制备的Al2O3陶瓷防护涂层耐热循环性能良好。
    Abstract: Feasibility of depositing Al2O3 coating o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PMC) with Ni-3% Al powder,aluminum or zinc as the bond layer was investigated.Shear strength and thermal cycling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sma sprayed Ni-3% Al powder would damage the PMC substrate and was not suitable for bonding ceramic coating on PMC substrate.Arc sprayed aluminum would make some damage to the substrate,too.And the shear strength and thermal cycling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ere low.Arc sprayed zinc with low voltage and low current would form good bond layer on PMC substrate,and the shear strength could be as high as 10.45MPa.Thermal cycling resistance of Al2O3 coating deposited on zinc bond layer was good.
  • 焊缝跟踪技术是自动化焊接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 由于电弧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不需要附加设备、价格低、实时性强和能够抵抗磁偏吹干扰等特点,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2-3].

    由于窄间隙焊接过程中,坡口侧壁与焊丝接近平行,导电嘴到坡口底部的距离几乎不发生改变[4],电弧电信号的改变主要受磁偏吹引起,因此窄间隙电弧传感主要是通过距离侧壁不同距离时磁偏吹强度不同来反映焊缝位置. 已经有不少学者针对窄间隙电弧信号的传感特征开展了研究[5-7]. 为了提高窄间隙焊接摆动电弧传感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同步采集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和焊接电压电流信号及电弧图像信号进行分析. Agostinho[8]和罗雨等人[9]采用从电机编码器中采集位置信息的方式获得摆动位置信号,将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同电压电流信号对应起来. 黎文航等人[10]利用光电开关,不仅采集到焊接电压电流信号,而且获得了电弧运动到侧壁位置时的图像信息. 由于联轴器精度、丝杠间隙等机械系统误差的存在,从电机编码器提取的位置信息并不能完全反映焊枪位置,而且上述研究者并也没有同步提取焊接全过程中的电信号、电弧图像和焊枪位置,很难深入的研究电弧在窄间隙坡口中的行为和电弧传感特征参数的关系.

    通过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焊枪位置,基于TMS320F2812和Labview开发了一种窄间隙焊接摆动电弧传感测试试验系统,不仅能够准确获取焊枪位置信息,而且能够实现电弧图像、电压电流信号、焊枪位置的同步提取,为深入研究窄间隙摆动电弧传感特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试验系统包括机械模块,控制模块,焊接模块和信号同步采集模块.设计如图1a所示的焊枪摆动器,两个步进电机分别控制焊枪的左右摆动和高低调整,在焊枪摆动器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焊枪的摆动位置. 选用美国Banner公司生产的LG10A65PIQ激光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对平面白色物体的最高分辨率达3 μm. 焊枪摆动器可以在试验台上整体移动完成摆动焊接,也可以保持摆动器原地摆动,通过试件移动完成焊接,如图1b所示.

    图  1  试验系统机械结构运动示意图
    Figure  1.  Schematic of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 system

    控制模块用来完成系统运动控制和通信控制. 通过TMS320F2812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摆动器的运动控制、控制伺服电机完成工件行走或者摆动器移动的运动控制. 通过搭建ROB5000模块控制焊机的起弧、熄弧、送丝、送气、模式选择、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调节,实现焊机通信控制;通过CAN总线作为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以具有参数设置和命令控制功能的遥控器为系统的主通信节点,焊接摆动控制器、焊接通信控制器等作为系统的多个子节点.

    焊接模块由焊接电源、送丝机和保护气体组成. 试验系统同步采集四路焊接电弧信号,其中电流电压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得;摆动焊枪位置信号由LG10A65FPIQ激光位移传感器获得. TMS320F2812对上述三路信号数据采集、传输,上位机Labview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电弧图像由1888-SU-01-C相机采集,上位机软件Ramdisk通过同步触发器来控制四路信号同步采集的启动和停止.

    四路电弧信号的采集由上位机PC在开发的软件Ramdisk中进行控制,上位机发送指令给同步触发器,同步触发器控制两路TTL信号的电平变化,可控制信号采集的开始、停止,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  2  焊接信号同步采集系统原理图
    Figure  2.  Schematic of the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system for welding signals

    电弧图像由1888-SU-01-C相机采集,同步触发器发出高电平信号经集电极开路晶体管电路控制相机开始采集数据,采集速率为4 000帧/秒,电弧图像采集到之后直接汇入PC机,由Ramdisk软件进行信息提取和保存.

    焊接电流通过闭环式霍尔电流传感器CHB-1000S获取,电压信号通过霍尔电压传感器CHV-25P获取. 由于TMS320F2812的AD模块最大允许采集电压为3.3 V,将焊接电压电流信号提取之后, 经过限流电阻按照1 000:1等比例缩小后传输到TMS320F2812的AD模块进行采样,其中电流信号传输到ADCINA4通道,电压信号传输到ADCINA5通道.

    焊枪摆动位置信号由LG10A65FPIQ激光位移传感器获取,激光位移传感器输出4 ~ 20 mA电流,流经限流电阻后转换为0.6 ~ 3 V电压. 由于焊接过程存在机械振动且摆动信号频率很低,先经Buttworth滤波电路滤去频率相对较高噪声,电路如图3所示. 电压输入到低通滤波电路,滤波后的电压信号由TMS320F2812的AD模块中ADCINA6采样通道进行采样.

    图  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Figure  3.  Second-order low pass filter circuit

    图3中VCC + = + 12 V,VCC − = −12 V,R3 = 120 Ω,R1 = R2 = 27 KΩ,C1 = C2 = 0.1 μf,R4 = 10 Ω. 则电路的截止频率为

    $$ f = \frac{1}{{2{\text π} RC}} \approx 58.9\;{\rm{Hz}} $$ (1)

    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带通增益为

    $${A_{VP}} = \frac{{{\mathop{\rm R}\nolimits} 3 + R4}}{{{\mathop{\rm R}\nolimits} 3}} = 1.083$$ (2)

    当上位机发出开始采集信号的指令时,同步触发器发送高电平信号启动TMS320F2812的AD模块进行采样次数为8倍的过采样,以滤掉偏差值过大噪声信号,过采样后AD采样频率4 000 Hz. 数据采集流程如图4所示.

    图  4  AD采集流程
    Figure  4.  AD collection process

    由于AD模块的高速采样与SCI串口低速发送间存在冲突,为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在DSP内部开发数据缓冲区sine1[2],sine2[2]和sine3[2] 及数据发送缓冲区transfer1[2],transfer2[2]和transfer3[2]. AD模块采集到电压信号数据后存放到sine1数组内,采满之后将该数组内的数据赋值给数据传输数组transer1;AD模块采集到电流信号数据后存放到sine2数组内,采满之后将该数组内的数据赋值给transer2;AD模块采集到焊枪摆动位置信号数据后存放到sine3数组内,采满之后将该数组内的数据赋值给transfer3数组.

    当主程序启动SCI串口发送时,SCIA串口准备就绪即可将数据发送出去. 由于SCI串口是异步发送机制,为防止接收过程产生错误必须在每个数取前四位的基础上加一个标识位字符. 在电压数据前加入字符A,在电流数据前加入字符B,在焊枪摆动位置数据前加入字符C. 上位机Labview接收数据后,每读到字符A,B,C,接收下四个字符对应的数值并组成四位数,即可接收到串口传输的电弧信号数据.

    SCI串口发送采用查询发送方式其流程如图5所示.

    图  5  串口发送流程
    Figure  5.  Serial port transmission process

    上位机根据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关系得到位移(L/mm)和二阶Buttworth低通滤波电路输出电压(U/V)的转换公式:

    $$L = 0.83U + 62.5$$ (3)

    将字符C后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并存储. 由于焊接电流信号的量级为几百安,焊接电压信号的量级为几十伏,为了观察的更为直观,将通过霍尔传感器接收到的电压电流信号缩小,得到幅值与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幅值数量级相同的数据并储存.

    为了更方便的处理焊枪摆动位置信号,Labview程序设计有置位功能. 置位功能是将采集到的起始位置数据设置为0点,所有数据均跟随起始位置数据在0点附近上下波动,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成新的文档. 在信号传输过程存在大量干扰,上位机接收到的电弧信号数据中掺杂了大量噪声信号,因此Labview程序设计有低通滤波功能. 焊枪摆动频率大约为2 Hz,设置2阶Buttworth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3 Hz,并将滤波前后的时域图形直观的显示出来,将滤波后的数据保存成新的文档.

    当上位机发出停止采集指令时,同步触发器发出停止信号,1888-SU-01-C相机、TMS320F2812均停止工作,信号采集停止. 由于四路信号同时开始采集,同时停止采集,每个电流电压的值和焊枪摆动位置信号的值实时对应,且TMS320F2812与1888-SU-01-C相机采样频率相等,同一时刻电流电压值和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值对应一张电弧图像照片,可以实现电弧图像、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枪摆动位置信号的同步采集,进而可以清楚的了解电弧每一时刻的形态和对应的电弧信号数据.

    所开发的试验系统如图6所示. 在设计试验系统上进行窄间隙摆动焊接试验. 采用Fronius的TPS3200作为焊接电源,选择脉冲焊模式,设置焊枪摆动幅度3 mm,摆动速度45 mm/s,焊接速度4 mm/s,送丝速度5 m/min,弧长修正为5. Labview软件中电弧信号采集结果与得到焊接结果如图6所示.

    图  6  摆动焊电弧传感测试系统
    Figure  6.  Swing torch welding experiment system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焊接过程中电压电流呈现出脉冲的图形,但存在电压电流信号不稳定的情况;置位后的焊枪摆动信号还存在传输过程产生的噪声;经过低通滤波后的焊枪摆动信号近似为正弦信号,且幅值仍近似为3 mm,符合试验预期的结果.

    将采集到的焊接电压电流信号,焊枪摆动位置信号在Matlab中绘制得到曲线,取前0.4 s的焊接信号. 根据位置信号和焊接电弧图像的采样频率,每隔一个焊枪摆动位置信号的值可以找到一张焊接电弧图像. 按照信号对应关系抽取一个摆动行程内焊枪在不同位置时所对应的6张电弧图像的照片,焊接电弧信号同步采集结果如图7所示. 图中红色曲线为焊枪摆动位置信号,黑色曲线为电压信号(十伏),紫色曲线为电流信号(百安).

    图  7  Labview的信号和焊接试验结果
    Figure  7.  Signal acquised by Labview and the result of welding experiment
    图  8  焊接电弧信号同步采集结果
    Figure  8.  Schematic of test block and B-scan direction

    由试验结果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焊接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电压电流信号,焊枪摆动位置信号的值,按照对应关系可以找到对应的电弧图像.

    (1) 通过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焊枪位置、基于TMS320F2812和Labview软件开发了摆动焊炬电弧传感试验系统.

    (2) 所开发的试验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窄间隙摆动焊炬焊接,而且能够同步采集焊接全过程的电弧图像、焊接电压、焊接电流和焊枪摆动位置信息,为深入地研究焊接过程电弧传感规律、电弧在窄间隙坡口中的行为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8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5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12-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